湖州铁公水内河枢纽港由湖州交通集团、上海上港集团、湖州环太湖集团投资建设,于2021年10月28日正式开港运行。码头一期总面积347亩,堆场面积20万平方米,堆场可堆存6000标箱。顺岸式码头1000吨级泊位5个,岸线总长281米,年设计通过能力180万吨,年吞吐最大承载量30万标箱。
码头主要功能定位为湖州市集装箱和件杂货的铁路、公路、水运集散中心,承担着湖州市本级大宗物资的水路进出港运输任务,是湖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州市水路与省内外沟通的综合性内河港区。
作为全省唯一具备“铁公水”零对接条件的内河枢纽港, 湖州铁公水内河枢纽港以做大箱量、做优服务、做强品牌为发展目标,不断推动集装箱“陆改水”业务模式,在“保通保畅”和“助企纾困”中积极发挥“桥头堡”作用,开港一年以来,码头已经实现集装箱吞吐超8.3万标箱,以奔跑实干的姿态实现多式联运枢纽港样板,为打造“活力新湖州”助力。
一是市场范围不断拓展。通过走访客户及业务推介会等形式,积极推广陆改水物流模式,活动涉及三县三区的企业约385家,通过市场拓展使众多企业对湖州上港和陆改水物流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部分参与陆改水物流模式的企业在“试水”后得到了逐步认同,客户数量达到178家,遍布杭州、宣城、无锡、宜兴等地市在内的长三角地区。
二是出港货种逐渐拓宽。公司充分发挥了水路运输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有效减轻公路运输压力和降低物流成本,相比陆路运输,生产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可下降10%以上。进出港的货种从最初以单一的室内家具为主,向无纺布、地板、五金、光伏板、日用品等品类拓宽。
三是服务保障持续提升。码头通过集装箱“陆改水”服务,改变陆路拖车进上海港模式,将集装箱直接通过支线船运至洋山港或外高桥港区,为客户定制物流解决方案,有效确保集装箱及时到港、出运,也为箱量提升带来了红利,三季度单月最高吞吐量首次破万,全年吞吐量预计将超10万标箱。